科技情報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NVIDIA已於台北時間9月2日凌晨0點正式發表GeForce RTX 30系列(代號Ampere)的RTX 3090、RTX 3080、RTX 3070等顯示卡,價格分別是1499美元、699美元、499美元,比前代還要便宜。而在效能方面也大幅精進,包含3070贏過2080 Ti、3080效能是2080的兩倍,而3090則是主打8K級遊戲的應用,帶領玩家進入遊戲新世代! 為讓各位想要進入RTX 30時代,NVIDIA舉辦了技術研討會,說明這次RTX 30顯示卡的規格細節與新技術、新功能,讓一般玩家、電競玩家、直播主以及創作者們,在選購之前可以先深入了解這次RTX 30顯示卡細節資訊,讓玩家們可以在得知新一代RTX 30除了效能提升之外,到底還多了哪些東西,以及如何搭配更多周邊與新軟體,來發揮出這次RTX 30的所有特點,這些都是在下單購買前,值得用來做功課的有用訊息! 以下文章就大致分成四個部份,並分成上下篇,本篇為下篇,說明第三和第四部份,分別敘述如下,想要買RTX 30顯示卡的讀者必讀。以下文長圖多,請小心服用。XD (1) 第一課:安培新架構、新光追,與全新RTX IO遊戲快速載入技術 (2) 第二課:裝機注意! RTX 3080/3090全新散熱設計、3090的8K遊戲、RTXGI (本篇) (3) 第三課:電競玩家必備Reflex低延遲技術,周邊與360Hz螢幕 (4) 第四課:創作者輔助利器NVIDIA Studio,與直播主利器NVIDIA Broadcast 由於專業電競玩家(eSport Gamers)們非常重視遊戲的流暢度與即時性,因為比賽時,往往就是在關鍵時刻對決時,延遲低的一方總是比較有優勢,讓團隊能有更多機會取得勝利。因此,在遊戲的延遲度部份,會非常重視。先不管電腦的顯示卡等級好了。以當前來說,要玩動作射擊遊戲,60Hz的螢幕早已不能符合專業玩家們的需求了,因此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更高更新率的螢幕紛紛推出,從120Hz開始,到144Hz已是電競玩家的最低門檻了,而近年來更提升到240Hz,甚至360Hz!追求更超流暢度、超低延遲,已成專業電競選手必修功課之一。 NVIDIA為讓電競玩家們能夠玩到更流暢的遊戲體驗,讓選手們不用透過降低解析度、降低畫質,來提升流暢度,以享有既流暢、畫質又好的電競饗宴,因此研發出新的Reflex技術,這個技術涵蓋了從輸入裝置到CPU,到GPU處理後並將畫面輸出到螢幕,能減少系統延遲時間,就越能帶給玩家越流暢的電競體驗。同時為幫助玩家自行評測系統的延遲時間,NVIDIA也與各大電競品牌推出支援Reflex系統的螢幕與滑鼠,再搭配NVIDIA目前推出的LDAT (Latency and Display Analysis Tool)評測工具(目前優先少量供應媒體評測,日後也將會提供給玩家們採購),讓玩家可以知道自己的系統延遲率是多少。 總之,電競遊戲技不如人,但延遲率總不可以輸人才是啊!以下就來看看這次NVIDIA針對eSport的延遲降低需求,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從上面的說明可知,當你買了NVIDIA RTX 30顯示卡之後,雖然遊戲畫質很棒,也很流暢,用來玩單人遊戲絕對是極樂饗宴,但是若要跟別人比電競遊戲的話,也許你會納悶為什麼一直被別人打好玩呢?那就是你沒有入手這些相容於NVIDIA Reflex技術的螢幕和滑鼠(以及未來的LDAT評測工具)。所以,想要贏得勝利,這次的家私,請記得多「傳便便」一下啊! 總之,NVIDIA Reflex就幫助電競玩家了解自己的系統延遲度,透過符合Reflex規格的「真電競」周邊,以幫助自己測出系統延遲時間,讓自己更能掌握遊戲的節奏。 接下來,終於是最後一課了。這部份主要是NVIDIA針對開發者、創作者、遊戲狂熱者,所打造的Studio應用,讓數位創作更快速。另外還有新的Broadcast則是針對直播主、玩家、YouTuber,以及當前疫情下經常需要開遠距會議、遠距上課的上班族與學生們,所打造的絕佳附帶功能。 NVIDIA Studio提供各種可以幫助開發者、創作者加速製作數位內容的開發工具,包含畫質更棒、運算處理時間更短,語音變成人臉講話形狀等等,讓創作者可以透過遊戲引擎來拍攝栩栩如生的動畫,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人已經這麼做了! 另外,再搭配NVIDIA Broadcast,即可讓實況主、直播主進行各種高畫質的影音串流,也適合遠距會議和上課等用途,其Live Video可提升1.5倍,更厲害的是可透過AI運算來濾除雜音等等(例如孩子哭鬧聲、狗吠聲、垃圾車音樂等等),讓您的直播或視訊通訊不會出現奇怪的噪音,而影響會議的進行!可說是非常棒的應用喔! 透過上面共四課的介紹,可知NVIDIA希望這次RTX 30系列,讓玩家們買到的顯示卡,不只是只有拿來玩Game,或是加值更濃厚的信仰,更多還是NVIDIA建構玩家與創作者為主的生態圈,搭配其尖端技術(如AI)的應用讓科技更生活化,讓NVIDIA創立的各種應用,也能融入你我的生活中,以便盡情享受AI技術,也享受最新科技所帶來的全新感官享受! 以上就是NVIDIA的技術簡報,提供玩家們想要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之前,更多應用面的消息!辛苦了!大家下課囉! (1) (2) (3) (4) (5) (本篇) (6) (7) (8) (9) (10) (11) (12) (13)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上篇)
NVIDIA已於台北時間9月2日凌晨0點正式發表GeForce RTX 30系列(代號Ampere)的RTX 3090、RTX 3080、RTX 3070等顯示卡,價格分別是1499美元、699美元、499美元,比前代還要便宜。而在效能方面也大幅精進,包含3070贏過2080 Ti、3080效能是2080的兩倍,而3090則是主打8K級遊戲的應用,帶領玩家進入遊戲新世代! 為讓各位想要進入RTX 30時代,NVIDIA舉辦了技術研討會,說明這次RTX 30顯示卡的規格細節與新技術、新功能,讓一般玩家、電競玩家、直播主以及創作者們,在選購之前可以先深入了解這次RTX 30顯示卡細節資訊,讓玩家們可以在得知新一代RTX 30除了效能提升之外,到底還多了哪些東西,以及如何搭配更多周邊與新軟體,來發揮出這次RTX 30的所有特點,這些都是在下單購買前,值得用來做功課的有用訊息! 在開始之前,先來看看RTX 3080創始版顯示卡的外觀。 以下文章就大致分成四個部份,並分成上下篇,本篇為上篇,說明第一和第二部份,分別敘述如下,想要買RTX 30顯示卡的讀者必讀。以下文長圖多,請小心服用。XD (本篇) (1) 第一課:安培新架構、新光追,與全新RTX IO遊戲快速載入技術 (2) 第二課:裝機注意! RTX 3080/3090全新散熱設計、3090的8K遊戲、RTXGI (3) 第三課:電競玩家必備Reflex低延遲技術,周邊與360Hz螢幕 (4) 第四課:創作者輔助利器NVIDIA Studio,與直播主利器NVIDIA Broadcast 這次NVIDIA推出全新Ampere架構的GPU,除了先前GTC 2020發表針對數據中心專用的產品(如DGX、EGX等系列的A100 GPU,採用TSMC 7nm製程)之外,還有這次推出針對玩家市場所打造的RTX 30系列(包含3090、3080、3070,採用Samsung 8nm製程)。由於製程技術提升,因此RTX 30系列塞入更多電晶體,更多RT Core、Tensor Core,讓其效能有巨大的提升! ▼ 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規格與發表日期 當然除了效能之外,在遊戲畫質也有大幅度的精進,例如硬體新加入了動態模糊加速功能,可繪製出物體在快速移動中的模糊畫面現象,搭配其新的Sparse深度學習技術,讓光線追蹤的應用更加靈活與逼真。 以下來看看這次RTX IO的功能與架構,這是一種可以透過GPU來解壓縮遊戲資料(地圖)的技術,由於當今遊戲都越來越龐大,在遊戲的開放世界裡,為了實現人物移動時無縫接軌,遊戲必須時常預先載入即將到達的地圖,以保持遊戲的流暢進行。 只是當今遊戲材質越來越講究,從Full HD到4K材質,讓遊戲畫面更精細,只是傳統HDD效能已完全不能符合這種遊戲的需求,改用SATA SSD也許好一點,但還是無法完全無縫接軌載入地圖,因此NVIDIA看中未來遊戲需求,推出了RTX IO的技術,搭配現有NVMe SSD,讓遊戲開發者可以把地圖壓縮以節省資料載入量/頻寬,然後透過GPU來幫助解壓縮地圖,且佔用不到CPU的1個執行緒(大概半個即可),騰出更多CPU資源去處理遊戲的物理或是邏輯問題,以加速遊戲的順暢度。RTX IO技術也可與微軟最新DirectStorage for Windows來做搭配,讓開發者能以RTX IO直接將超大已壓縮的地圖載至GPU記憶體,並進行解壓縮,使其得以快速部署完成,讓玩家玩得順暢又過癮。 本篇將介紹RTX 3080/3090創始版採用正反面風扇設計的用意,在裝機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其溫度和噪音量。接下來則是介紹3090的8K遊戲是如何達到的,要怎麼搭配DLSS功能,以及其效能如何?這裡都有詳細講解。 以上先講兩課,下篇再來講第三課和第四課內容,記得回來聽課喔! (1) (2) (3) (4) (本篇) (5) (6) (7) (8) (9) (10) (11) (12) (13)
-
幫蘋果玩家QQ、戰火正式全面燒到玩家身上!Apple今日開始禁止Epic Games「使用Apple ID登入」
自從8月13日時,Epic Games在《要塞英雄》中偷渡額外付費選項,讓玩家能無須透過平台業者就能直接進行購買,違反了契約,而被Apple與Google下架《要塞英雄》後,Epic Games和Apple之間基於「稅金」的問題就開始上演大戰。 . 從下架《要塞英雄》到取消Epic Games的開發者權限,甚至要向法院提出違約賠償,一系列的舉動堪稱是Apple對開發商有史以來最大的報復動作。 . 不過先前的各種措施主要影響還是以針對Epic Gams本身的為主,玩家在權益方面的受損除了《要塞英雄》沒有辦法在Mac OS與iOS設備上享受到新賽季之外,其他Epic Games出品的相關內容都還是能夠正常體驗的。 然而從今天(9月11日)開始,Apple正式宣布關閉Epic Games「使用Apple ID登入」的權限,意味凡是Epic Games出版在iOS與Mac OS平台上各項應用程式,將不再能夠使用Apple ID進行快速登入,其中包含已經使用Apple ID綁定的應用程式也會因此面臨無法登入的困境。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封殺,Epic Games準備了,使用Apple ID登入的玩家必須立即到Epic Games的官方頁面中進行帳號與密碼的更新,方能在不流失儲存進度的狀況下繼續於iOS與Mac OS裝置上執行除了《要塞英雄》以外的應用程式。 更新:Apple暫緩禁止登入的限制,玩家目前還是可以用Apple ID登入應用程式,只是Apple沒有表明何時會再次關閉,建議玩家還是事先進行帳號轉移以防萬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NVIDIA官方今天發表了自行開箱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的影片,簡單介紹了這一波列為旗艦級的RTX 3080包裝外箱,先前在發表會整理文時就已經介紹過了它的基本外觀設計,該顯示卡採用2-slot大小設計,不過長度稍微較一般顯示卡長一些,來到285mm。 另外,在RTX 20系列的側面電源插座也移到顯示卡上方的正中央,公版卡這次採用的都是12-pin的電源接頭,不過盒裝內另有附一條12-pin轉雙8-pin的轉接線給現有的PSU使用,不過NV也表示了,新的PSU都會直接提供該轉接線方便玩家使用,一般玩家就不必擔心轉接問題囉! 至於顯示卡正面則是可以看到正反兩面都有X框架外觀設計,視覺上來說有種霸氣感!此外,由於這次PCB板縮小的關係,這也讓顯示卡反面能放上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加速散熱效果,搭配公版卡的推拉風扇設計,帶動機殼內部的導熱效率。 雖說RTX 3080是目前NVIDIA的旗艦等級產品,但其上更有老大哥RTX 3090存在,其超誇張的3-slot大小尺寸,以及效能表現也都非常令人期待。想必接下來就是等效能解禁以後便能略知一二了,NV官方說明的效能是表示RTX 3080的約比RTX 2080 SUPER強50%左右,而近期也有越來越多相關的測試數據流出,看來隨著解禁時間越來越近,GeForce RTX 30系列顯示卡的效能也越來越明朗了。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1OWiTNY60 ▲ NVIDIA官方GeForce RTX 3080開箱影片 (1) (2) (3) (本篇)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隨著NVIDIA在北美時間9月1日正式發表Ampere家族顯示卡,並確定於9月17日先開賣其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其效能比上一代RTX 2080快100%,因此以699美元的價格來看,是絕對值得的,只是跟RTX 2080 Ti相比的話,RTX 3080比這張上一代卡皇快多少? 由於NDA條款限制,9月17日才能數據公佈,而這次NVIDIA在驅動程式管控得很緊,因此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可以優先取得,以進行效能測試。當然也有不少人「不小心」或是「刻意」將數據洩漏出來。只是,網路上大多勇者最多只敢揭露一些比較不重要的數據,或是以百分比的方式來揭露新卡比舊卡快多少。不過,網路上當然還是有心臟更大顆的勇者,直接公佈數據給你看,讓產品還沒上市之前,就已經被摸透其效能的底細。而其實玩家們也很想早點知道新顯示卡的效能到底強不強,以便提早做決定,只是NVIDIA大概又會對這些洩密者7pupu了。 某網友在,該效能測試包含了RTX 3080、RTX 2080 Ti與RTX 2080 SUPER,搭配的驅動程式版號為456.16,看似為標準版本驅動程式。至於測試配備則是Core i9-10900K超到5.0GHz @1.3V,搭配32GB DDR4-4133記憶體,並使用一組1000W的電源供應器。 以下就是該網友整理並揭露的3DMark測試圖表: 另外從中,也可以看到3DMark的6個場景測試結果,比較如下: ● Fire Strike: 31919 (比2080Ti快25%, 比2080S快43%) ● Fire Strike Extreme: 20101 (比2080Ti快24%, 比2080S快45%) ● Fire Strike Ultra: 11049 (比2080Ti快36%, 比2080S快64%) ● Time Spy: 17428 (比2080Ti快28%, 比2080S快49%) ● Time Spy Extreme: 8548 (比2080Ti快38%, 比2080S快59%) ● Port Royal: 11455 (比2080Ti快45%, 比2080S快64%) 至於在遊戲方面,該原始網站測試了Far Cry 5 (極地戰嚎5)、Borderlands 3 (邊緣禁地3)、Forza Horizon 4 (極限競速:地平線4)、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Horizon Zero Dawn (地平線:期待黎明)、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Control (控制)、Death Stranding (死亡擱淺)等遊戲。在標準測試模式下,RTX 3080與RTX 2080 Super相比,最高贏了約62%,要是在支援DLSS的遊戲(如Control)下開啟DLSS之後,效能甚至可以快到70~80%,可見這次RTX 3080的效能非常令人驚豔! 至於功耗方面,RTX 3080的TDP為320W,而原始網站表示搭配該測試系統之下,最大的系統功耗僅有500W,跟既有搭配高階顯示卡的電腦系統來看,並不會太耗電。當然,這些測試都僅供優先參考啦!正式測試結果,還請讀者再等約1個禮拜,也就是9/17正式開賣日時,再為各位做詳細剖析!敬請拭目以待!
-
擴充下一代Xbox遊戲主機硬碟代價不小!Seagate 1TB Xbox專用擴充卡價格意外流出
下一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與S在,只是首發版本的主機只內建了1TB與512GB SSD,這樣的硬碟容量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恐怕是略顯不足,而且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次世代遊戲的畫質將在進一步提升,遊戲的體積也註定是要繼續增肥了。 面對緊繃的硬碟的空間,微軟在打造新世代Xbox主機的時候便,為主機設計獨立的專用外接擴充插槽,玩家只要購買專用的擴充卡,就能輕鬆的擴充遊戲主機的儲存空間,並且保有與內建特製的SSD相同儲存效率。 然而利用特規設計來達到一個看似便利、簡單的功能,玩家又要為此付出多少代價呢?有國外的網友發現有網路賣場不小心上架了Seagate的1TB Xbox專用儲存卡,從擷取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該儲存卡的售價高達219.99美金!大約等於6,450台幣。 以目前的NVMe SSD的市場價格來看,Xbox專用儲存卡的價格逼近1TB 「PCIe 3.0」 SSD的兩倍,但與同容量的1TB 「PCIe 4.0」 SSD處於差不多相同的價格,只是考量到未來PCIe 4.0的SSD價格理論上會越來越便宜,同時微軟也在主打不占用硬碟空間的純雲端遊戲服務,售價219.99美金的擴充卡究竟值不值得購買,恐怕只有產品正式上市之後才能知道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十月「紅色」警戒月、AMD 10月產品大軍來襲:Zen 3 Ryzen和Big Navi終於確認發表日期
終於R~AMD新處理器和顯示卡的發表日期總算正式確定,Zen 3 Ryzen處理器預期將會在10/8推出、Big Navi RDNA 2架構顯示卡則是10/28,這次不一起辦了,分開發表讓NV 10月無光應該是AMD的目的,這樣一來的話,10月上半月以前就會是Ryzen處理器的測試階段、月底前則是顯示卡的測試階段(10月也是忙忙der~)。不過話說回來,小編還是不得不murmur一下AMD昨天遊戲架構和市場行銷總監Twitter的暗示,原來說的不是今天發表、而是今天公布發表日期R! 不過不管怎麼樣,至少大家引頸期盼的AMD新品發表日期終於確定,美東時間10/8中午12點,換算成台灣時間的話會是10/9的凌晨12點。而顯示卡的部分原本是10/28中午12點(同樣是美東時間),換算下來的話就是台灣時間10/29凌晨12點。這樣一來玩家也可以把時間空下來,手上的荷包也揪緊,畢竟相信有很多玩家都是在等這一天的到來,才能確定究竟該投靠哪一陣營吧!(Intel的部分我們就先不談了XD!至少等有後續消息再說) 至於效能表現的部分,昨天提到的Big Navi報導中有提及效能將,介於對手RTX 3070和RTX 3080之間,至於還會不會有新的顯示卡推出或是也意外搬出猛獸級顯示卡就要發表會當天才知道了。 處理器的部分也是,雖然Zen 3架構Vermeer處理器已經有,不過基本上也可以預期處理器時脈拉高和IPC上調是絕對必然的結果,同時因這有可能是AM4腳位最後一位繼承者,因此,在主機板的支援性上也格外引人矚目。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次世代主機沒有那麼高不可攀,微軟正式發表更小更便宜的入門版Xbox Series S
自從網路上各種謠傳新一代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和PS5可能因為規格堆太高而使價格創新高之後,廠商會推出平價版的謠言就甚囂塵上,最終微軟在不久前大方承認了Xbox Series S平價版次世代主機的存在! Xbox Series S在尺寸上與外觀上與高階版的Xbox Series X有著相當明顯的區別,雖然兩者都是走方正的外型,但Series S在體積上相較於Series X大幅減少了約60%,讓機身顯得更加扁平一些,散熱孔也連帶做出了重新設計,將其移動到了側邊上,從官方釋出的宣傳圖來看,白色的機身配上巨大的散熱孔洞,讓Series S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台高階的藍牙喇叭呢! 在規格方面,畢竟是入門款式,有一定程度的縮減的是無可避免的。首先在硬體配置上,Series S取消掉了實體光碟機,因此這款主機將與現今的Xbox One S All Digital Edition一樣,所有娛樂內容的取得都必須透過線上的方式,同時在首發容量上也從1TB SSD改為512GB SSD,不過因為和Series X一樣都是採用特製的NVMe SSD,高速讀取和切換功能都有被保留下來。 在畫面表現和軟體功能上,Series S的最高原生解析度從4K@120FPS下調至1440@120 FPS,8K影像輸出也調整為4K;至於其他諸如光線追蹤、可變著色率、可變更新率、4K線上串流等新世代主機的主打功能,則是全部都有支援的。 最後在價格與上市日期的部分,微軟這次也不打算避而不談了,直接表明Xbox Series S的價格將會是299美元,同時會與Xbox Series X一同在11月10號開賣!只是關於Series X價格的部分嘛~這顯然不是這次公布的重點,所以只能擇期公布囉!(更新:Xbox Series X正式售價為新台幣15,380元,Series S則為9,480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LfCFMKxPg&feature=emb_title ▲Xbox Series S正式宣傳影片。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pple將於9/15線上發表Apple Watch 6、新iPad,至於iPhone 12可能再等等
Apple每年大約9月間會發表新的iPhone系列,這次預計發表的iPhone 12也將以線上發表會的方式呈現。然就在Apple預先在官方YouTube帳號預先了一個即將於9/15 (台北時間9/16 1:00)正式放映Time Flies的線上直播發表會預告,讓大家一同參與Apple這次發表的新產品盛會。 由於YouTube的視訊串流,裡面的metadata資料中,會含有一些關鍵字,,發現到這次的線上直播發表會,除了會發表iPad Air和全新Apple Watch Series 6之外,就沒有其他的關鍵字(例如iPhone),也許這次的發表會,可能沒有iPhone系列喔!(但也不一定,也許可能Apple後面又突然加進去。) 從iOS 14的代碼中,可以發現到Apple將加入至少兩個針對健康數據的功能,其中一個就是內建「血氧儀」,而這次發表的Apple Watch Series 6應該會內建「血氧儀」的功能,相較於其他智慧手錶還需要搭配其他配件來說,這次Series 6的賣相會更好。只是,台灣地區是否會加入這個功能還不得而知,因為像是ECG心電圖功能就沒有內建在台版的Series 5。這次,就看Apple是否會在9/16給大家驚喜,就等當天的公佈了! 至於iPad系列部份,這次新推出的iPad Air將配備Liquid Retina螢幕,也有可能是重新包裝版的iPad Pro (2018),沒有內建ProMotion和Face ID。 配備Face ID,而這次也可能取消實體Home鈕,並配備Liquid Retina螢幕,讓iPad Air再次受到果粉的歡迎。然而既然少了Home鈕,也沒Face ID,那麼其Touch ID會設計在哪裡呢?螢幕上,還是在內建電源鈕?就等Apple來公佈真相了! 最後來看看iPhone 12吧!據悉今年會推出4款型號,且可能導入高通Snapdragon X55 5G數據機晶片,因此iPhone 12也將正式支援5G。這4款手機包括如下: ● 5.4吋iPhone 12,OLED,後置雙鏡頭 ● 6.1吋iPhone 12,OLED,後置雙鏡頭 ● 6.1吋iPhone 12 Pro,OLED,後置3鏡頭 + 飛時測距ToF功能 ● 6.5吋iPhone 12 Pro Max,OLED,後置3鏡頭 + 飛時測距ToF功能 總之,想要知道這次Apple發表了哪些新產品,就鎖定下列的線上發表會直播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3xnFp_LJs ▲ Apple官方線上直播發表會,將於台北時間9/16 1:00開始
-
突發?! 傳AMD「Big Navi」RDNA 2 RX 6000系列顯示卡於明天推出、降價外上調效能50%
「武林至尊、寶卡老黃、蘇媽不出、誰與爭鋒!」老黃NV RTX 30系列出完招以後,接下來就是看AMD蘇媽這邊的應對了,近期消息指出,目前看來定價訂在549鎂,但關於上市時間的部分則是爾虞我詐,雖然大家都知道AMD會在NV之後(看你出什麼招~)推出,不過確切時間至今都尚未正式確認。但今日有消息指出,AMD有可能會在今天晚上或明天凌晨突擊發表Big Navi顯示卡。 這個消息的可信度看來頗高,是來自現任AMD遊戲架構和市場行銷總監Frank Azor的Twitter貼文得來的暗示,就在剛才他引用了歌曲「Tomorrow」的部分歌詞,暗示大家要把明天的時間留下來(小編也空出時間XD!),似乎就是代表明天AMD或將發表最新Big Navi、代號Radeon RX 6000系列。由於這個「暗示」是直接來自AMD內部高層,因此可信度相對就比較高了,至少比之前AMD官方贊助的Fortnite實況主在遊戲特定地圖中暗示「AMD將有新戰場」這點還要更直白XD!不過...我們也不要排除他可能只是剛好聽到很喜歡的歌詞啦! 至於顯示卡本身的部分,目前已知的消息內容來看,可以先預期Big Navi顯示卡價格落在549鎂,直接換算下來加上一些稅率等等的話,大概會是17,000元左右(只是概略範圍),當然這價格尚無法認定是哪一張RX 6000顯示卡的價格,不過考量到Big Navi效能可能落在RTX 3080和RTX 3070之間這點,這價格也算是合理。 至於硬體效能表現部分,AMD預期要讓這一代採用RDNA 2架構的顯示卡對比上一代提高50%的效能,每瓦功耗對應的效能提升也會同步拉高。這次AMD會從原先的7nm製程轉進到調校更優的版本(7nm+),自然將會提高晶片整體的效率。另外,RDNA 2顯示卡也會支援可變動頻率著色(VRS)功能,在對準4K高畫質遊戲體驗的情況下,也會同時對應硬體光追效果支援,這些功能和已經在Xbox Series X和PS5上登場的技能相同(畢竟相同架構用的是同一棵天賦樹XD!) 一切可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AMD雖然在最後一刻將價格下調,讓玩家能在更有競爭力的價格下選擇(150鎂價差),效能表現部分,代號Navi 21 XT的版本對比RTX 2080 Ti的效能可提高50%,同時功耗落在275W的設定下,也比現有的RTX 30系列更省電,相對仍是有其優勢存在。接下來就是等AMD何時要把Big Navi牛肉端上台了!(小編全面應戰XD!)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